-
-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曙光西里甲5号院19号楼
- 电话:010-58356984
- 邮编:100028
- 传真:010-58356979
近日,全球航空物流“双枢纽”合作模式研究课题中期评审会在北京中国民航管理干部学院召开。会议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家发改委、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研究院、中国民航局等单位的权威专家参与评审。
会议聚焦郑州新郑国际机场创新实践的“双枢纽”合作模式,对课题中期成果进行系统性检验。专家组通过质询评议,一致同意课题通过中期评审,标志着项目正式进入深化全球布局的关键阶段。
此课题由中豫航空集团所属航空物流高质量发展研究院联合中国民航管理干部学院共同承担,2025年2月通过“揭榜挂帅”机制正式启动。此次中期评审会上,课题组系统汇报了理论篇与实践篇研究成果。
专家组评审意见指出,此课题全面性梳理了郑州新郑国际机场与卢森堡、布达佩斯、吉隆坡合作实践的显著成效和关键要素,形成了郑州航空货运枢纽建设的重要经验;创新性地形成了全球航空物流“双枢纽”合作模式的主要理论构架,并提出了实施路径和政策建议;同意通过中期评审,建议完善报告后推进下一阶段研究。
课题组负责人介绍说,“空中丝绸之路”作为“一带一路”倡议在航空领域的生动延伸与战略支点,支撑了我国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双枢纽”项目具有重要研究价值。中期成果在理论层面首次系统阐释“双枢纽”科学内涵与外延,提炼出股权合作、货站联动、产业融合3类可复制模式;在实践层面开创性提出“运力合作—基建联动—产业融合—生态共建”的阶梯式实施路径,为未来新兴市场枢纽布局提供方法论支撑。
中豫航空集团负责人表示,“双枢纽”合作模式,源于河南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和“空中丝绸之路”建设的创新实践,郑州—卢森堡“空中生命线”在疫情期间的卓越表现,郑州—布达佩斯海外货站模式被民航局全国推广,郑州—吉隆坡以“榴莲线”撬动东盟市场的成功实践,都证明了“双枢纽”在提升物流效率、增强经济韧性、促进区域协同方面的核心价值。